2 语言的发展与年龄效应
在本章我们会先讨论儿童语言发展的进程。然后,我们会看看在二语环境下语言习得的年龄效应。最后,我们会讨论在课堂模式下的年龄效应。但是,我们并不会在本章进行儿童外语习得是否越早越好的讨论,因为年龄效应本身并不足以回答该问题。因此,在本章进行讨论还为时尚早。如果有机会的话,这个问题会被放到本文的姊妹篇中进行讨论。
2.1 语言发展的进程
对于单语儿童来说,语言发展的进程,即里程碑如下 (巴巴拉·祖瑞尔·皮尔逊, 2015)
表2.1 单语儿童语言发展的进程
年龄 | 孩子理解的语言-接收性语言 | 孩子输出的语言-表达性语言 |
---|---|---|
语音:出生至5个月 | “启动”语言功能,并能通过一些方式和大人进行交流。会跟随你的目光来回看。 | 开始发出如/ahh//ee/的元音和模糊的/g/音,偶尔有些不清楚的咿呀学语(比如/ba/说成/b-waaa/)。会笑,有时会用微笑回应别人。 |
音节: 6~9个月 | 听到自己的名字会转头看说话的人。开始明白“不”的意思。可以看你指的方向(不是只盯着你的手指)。 | 开始发出真正的音节,如/bababa//dadada/。还会吹气让嘴唇颤动(如果孩子在吃东西的时候发这个声音,一定够你忙活的······)。 |
咿呀学语、词语,日常语言活动:12个月 | 开始能听懂一些感兴趣的事物名称。 | 会发出语言中较简单的发音,比如/ba//da/。会参与(但不会主动做)一些日常重复性的语言活动,比如随着童谣儿歌做动作,说再见等等。有些孩子开始说少量的词语。 |
单词:16~18个月 | 16个月男孩儿的可理解词汇量平均为140词,范围在50~350词。同龄女孩儿的平均值为190词,范围在60~400词5。 | 孩子一般在10~18个月说出第一批词汇。18个月大男孩儿的平均表达词汇量为75词,范围在13~420词。同龄女孩儿的平均值为112词,范围在17~475词。如果18个月之前,孩子还没有词汇或手势的表达,家长不必担心。如果18个月大的时候还不能理解任何词汇,则需要引起关注。 |
双词组合句:24个月 | 能够理解听到的大多数话语,尤其是有大量情景辅助的情况下。 | 双词组合是语言输出的重要里程碑(如“妈妈鞋”)。平均在18个月或能说出50个单词时,儿童会达到该阶段。绝大多数孩子都会在26个月前说出一些双词组合。 |
句子: 36个月 | 能够更好地理解听到的话语,哪怕有时语言会脱离当时的情境。开始理解更多有关心理感受的语言,比如别人在想什么、心情如何。能够按指示完成两个步骤的任务。 | 能够说出一些简单句,主要是当时当地发生的事情。能说出一些过去的简单的事情。此阶段,孩子的表达已经比较清晰了,他们开始进行更长的对话(但仍有很多“平行说话”的情况——两个孩子都在说话,但不一定是在和对方说)。 |
复杂句、对话:5岁 | 孩子已经能很好地在玩耍时理解别人的话语并表达了。换句话说,他们的“基本人际沟通能力”已经成型了。 | 能很好地说出一些复杂句,如“不我不想吃,因为那东西很难吃。”只有一小部分5岁儿童会有发音问题,主要在/r/、/s/的发音上有困难。同时,孩子也在逐渐掌握一些互动对话的技巧。 |
文章与偏学术性语言:8岁 | 逐步掌握学术性语言和抽象语性语言。可能会理解一些反讽修辞。 | 8岁能有效组织自己的语言连贯地讲故事。8岁时已经能够讲笑话逗人笑了。 |
对于双语儿童来说,同时双语习得和顺序双语习得的进程是不同的。
顾名思义,同时习得指的是同时习得两门语言;而顺序习得指的是先习得一门语言,然后再习得第二门语言。 那么,在孩子出生后多久引入第二语言被认为是顺序习得呢?语言学家Barry McLaughlin (McLaughlin, 1984; Mclaughlin et al., 1995) 给出的时间点是三岁(36个月)。即如果第二门语言是在三岁之后引入的话,就认为孩子是顺序习得第二门语言。之所以以36个月为界是因为在这个时候儿童已经初步构建起了基本的母语体系,即孩子已经基本习得了母语。
由上述定义可知,二语习得都属于顺序习得。
对于同时习得双语的儿童而言,其在每一门语言上所经历的语言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及其发生的时间均与单语儿童相似 4。两岁大的同时习得双语的儿童就已经开始根据交谈对象不同而调整所使用的语言了。到了三岁,他们会清楚地意识到两种语言是相互独立的系统,即每门语言的使用都与特定的背景相联系 (Lanza, 1992; Reich, 1986)。 对于顺序习得双语的儿童,由于二语习得的进程受到二语语言环境及儿童本身特质的影响,儿童的习得进程也不尽相同。 对于在家说母语,在幼儿园说二语的儿童而言,根据Tabors和snow (Tabors & Snow, 1994),他们的二语发展一般会经过如下四个阶段:
- 母语使用期:已经习得母语的孩子在刚进入另外一门新的语言的环境中时,即使周围的人听不懂他的母语,也往往会和他们继续说他自己的语言。这个阶段会比较短暂,但在一些情况下,有些孩子可能会在几个月中一直尝试让别人理解自己的语言。
- 沉默期(nonverbal period):当孩子们意识到说自己的母语行不通时,他们就会进入一段很少说话,而只通过非语言的形式进行交流的时期。这段时期看似无为,实际上却是一个积极学习语言的时期,孩子虽然不在口头上使用新语言与人进行交流,但是却忙于新语言的特征,语音以及接受性词汇(读到和听到的词汇)的学习。这个极其重要的二语学习阶段可能很短也可能持续很长时间。在这一发展阶段进行的任何语言评估都可能会获得误导性的信息,从而低估了儿童的真实能力。
- 电报句和套用语期:孩子在这个阶段已经准备好开始使用新的语言了,他们通过电报式的语句来做到这一点。这与单语儿童学用简单的词汇或短语来表达自己整体的想法相类似。例如,一个孩子可能会说“我下”来表示他想下楼。套用语指的是儿童不经分析就重复使用的其听到词块,甚至是连在一起的音节。比如,Tabors (P. O. Tabors, 1997) 发现学前进行英语二语习得的儿童常常会用语句“Lookit”来吸引其他人参与自己的游戏。尽管孩子们可能还不理解其中的两个单词(look 和it)的意思,但是他们知道当人们想要达成某种交际目的时,这句话就会从那些人的嘴里说出。
- 语言丰富期: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对新语言的使用已经超越电报句或是套用语,他们开始创造自己的短语和句子。最初,孩子可能会使用非常简单的语法模式,比如“我想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会逐渐掌握新语言的结构和词汇。在这个阶段,语言的误用是很常见的,因为孩子们正在试验他们的新语言,学习它的规则和结构。
虽然有上述的划分,但是这些阶段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阶段之间也并非彼此互斥。 McLaughlin 和他的同事 (McLaughlin, 1984; Mclaughlin et al., 1995) 更倾向于把这个过程比喻成海浪,“不断的潮起潮落,从总体上看是涌向一个方向,虽然有时会有后退,但是随后就会再次向前。”(pp.3-4)。
4:双语儿童在每一门语言上有着和单语儿童相似的发展过程。关于词汇参见 (Patterson, 1998; Pearson & Fernández, 1994)。关于语法参见 (de Houwer, 2005; Hammer & Rodriguez, 2010)。
5:这些平均值来自对语言理解最晚年龄的家长报告的统计。请注意在该年龄段女孩儿的平均值比男孩略高,但是这种性别差异到学龄阶段将减弱。
2.2 年龄效应
2.2.1 有争议的二语关键期假说
很多家长都听说过语言关键期,语言关键期说的是从出生到青春期,语言最容易习得,而错过这一时期,语言习得的难度将大大增加。语言关键期其本质上是一种假说,其在1959年由加拿大神经病学家Penfield和Roberts首次提出(Penfield & Roberts, 1959),语言学家Lenneberg在1967年出版的《语言的生物学基础》(B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Language) (Lenneberg, 1967) 一书中将其推广。根据关键期假说,对于母语来说,生命的头几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给与孩子足够的语言刺激,孩子就会习得母语,反之,如果在这段时间里剥夺了孩子正常的语言环境,孩子就会永远无法获得完整的语言能力。有两个例子可以很好的证明这一观点。一个是吉妮的例子,当吉妮还是一个婴儿的时候,就被锁进了密室,直到快14岁的时候才被人救出来。在被囚禁期间,吉妮很少听到语言,任何人都不允许和她说话,而且,如果她弄出声音就会遭到残暴的父亲的毒打 (Curtiss, 1977)。另一个是切尔西的例子,因为耳聋以及家庭的隔离的缘故,直到32岁她才开始正常的接触语言。人们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去教她们语言,她们也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学会了许多单词的意思,甚至能够说出包含丰富语义的长句,但是,她们无法掌握所有儿童不用正规训练就能掌握的语法规则 (Curtiss, 1977)。大量的研究表明母语(第一语言)关键期的证据是充分的,那么对于二语习得的关键期又如何呢?
对于关键期,其典型的特点就是(1)在关键期内或前后语言学习(习得)能力的迅速下降以及(2)年龄对语言能力函数的不连续性。对于二语习得,虽然已经有大量的关于年龄和语言习得的研究,但是在这些研究中并没有一致的发现上述特点(Birdsong, 2005, 2009; Hakuta et al., 2003),而且研究者对二语关键期的起始和结束的时间也缺乏共识。另外,尽管成年后的晚二语学习者很难达到母语者的语言熟练程度,但是仍然存在不同寻常的成功个例 (Ioup et al., 1994)。缺少关键期的典型特点以及成年的晚二语学习者不同寻常的成功个例使得研究者对二语习得关键期是否存在仍有争议。而更为中性的术语“年龄效应”因为能更准确的描述年龄在二语习得中起到的作用,从而取代“二语习得关键期”被广泛的用于当代二语习得的文献中。
2.2.2 年龄效应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由上一节的讨论,我们知道关于二语习得的关键期有很多争论,研究者对关键期的研究实际上是在研究年龄效应对语言习得的影响。虽然在这个领域有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研究结果,但是下列结论还是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认同。但需要注意的是:除了第5点的b,这些结论的前提都是二语习得者在二语环境中有着充分的语言接触(这往往意味着他们移民到了二语的语言环境中或是在双语环境中生活)。
- 二语习得的起始年龄越小,最终达到的该语言的语言水平的越高。
- 在某个年龄之前开始二语习得,则大部分人都能达到与母语水平相当的语言能力;而在某个年龄之后开始二语习得,则大部分人都达不到母语水平,且语言水平的差异很大。在语言能力的不同方面上,上述的起始年龄可能不同。另外,即使是语言能力的同一方面,不同学者所测得的起始年龄也可能不同。
- 年龄对发音的影响比对语法、句法的影响更大,而对词汇的影响却并不明显。现在已有足够的经验证据证明在语音、语法和句法方面,年龄效应很强;而至少有研究表明年龄效应在词汇上不明显 (Abrahamsson & Hyltenstam, 2009; Hyltenstam, 1992; Silverberg & Samuel, 2004; Hirsh et al., 2003) 。
- 起始年龄越小,年龄效应越明显6。
- 在二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年龄大的儿童和成人比年龄小的儿童学的快。这一点和很多人的想法并不一致,很多人认为在语言学习上,年龄越小越吃香是一定的——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是孩子越小,就会学得越快、学得越好。但事实却并非如此。a 在二语环境(以二语为主要语言的语言环境)中,年龄大的儿童和成人的在学习上的优势可能会持续一年,有时甚至长达三年,但在五年后,在年龄上早开始的二语学习者会迎头赶上,他们会比在年龄上晚开始的学习者学得更好 (Oyama, 1976; Patkowski, 1980; Long, 1990; Aoyama et al., 2008) ;相比之下,b 在非二语环境中,即使在五年之后,在年龄上早开始的二语学习者也没有超过晚开始的学习者 (Muñoz, 2006) 。
虽然年龄效应的研究中有很多争论和不一致性。但是,对于家长们的“在二语环境下,是否不在某年龄前开始二语习得就会错失时机”的疑问,结论2和3已经给出了答案。根据结论2和3可知,对于发音和语法句法,不在各自的某年龄前开始会错失时机,而对于词汇能力,则不会错失时机。
而对于发音和语法句法各自在什么年龄之前开始大部分人能达到与母语相当的水平,研究的结果并不一致。比如,
- 关于语音:不少学者认为是6岁(例如,Asher和Garcia(Asher & Garcia, 1969) 在美国调查不同年龄的71个古巴移民的英语发音,结果发现6岁之前到达美国的移民,发音和母语者接近的占71%,而13岁之后到达美国的移民,发音与母语者接近的占17%。),也有人认为是5岁(Granena和Long (Granena & Long, 2013) 在马德里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若要西班牙语的二语学习者达到与西班牙母语者相当的发音水平,则他们学习西班牙语的最晚起始年龄(即到达西班牙的年龄)为5岁),还有研究测得的结果是11岁 ((Abrahamsson & Hyltenstam, 2009) 进行的一项母语是西班牙语,二语是瑞典语的研究中,发现从VOT7上看,起始年龄为1-11岁的被测组有71%的被试者能达到母语者的水平)等等;
- 关于语法句法:有人认为是12岁(同上(Granena & Long, 2013) ),也有人认为是7岁( Johnson和Newport (Johnson & Newport, 1989, 1991) 与 Johnson (Johnson, 1992)的研究中3-7岁组的成绩和母语组没有显著差异,其他各组被试的成绩都显著低于母语组,但起始年龄在青春期前的被试成绩显著高于青春期后才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被试成绩,而Abrahamsson和Hyltenstam发现,从分数上看起始年龄为1-11岁的被测组中,有58%的被试者能在口语语法判断测试中达到与母语者的相同的水平 (Abrahamsson & Hyltenstam, 2009) 。
通过上述结论,我们可以知道的另外一点是孩子们所擅长的是最终达到的二语的水平,而不是前期就比成人或青少年学得快。
2.2.3 在课堂模式下,除了发音之外,年龄大,学的快
在国内外语课堂模式下(比如一周有3个小时的课堂外语学习时间),除了发音,年龄大的儿童和成人始终会比年龄小的儿童学的快、学的好。如同上一节第5点中的b说的那样:在非二语环境中,即使在五年之后,早开始的二语学习者也没有超过晚开始的学习者 (Muñoz, 2006) 。这个结论能给我们三点启示:其一,在课堂模式学习下,即使年龄小的孩子外语学的好的话,也不应将其归因于年龄小有优势,而应归因于语言学习的积累效应(外语学习的年头多);其二,课堂模式并不能有效的利用上一节提及的年龄小的孩子在语言习得上的优势,只有采用其他接触强度更大的外语习得模式才有可能利用好年龄小的优势。其三,至少从学习效率上来看,并非“年龄越小越好”。
6:这是一个简化的说法,更准确的说是起始年龄小的二语习得者的二语水平与年龄的相关度大;起始年龄大的二语习得者的二语水平与年龄的相关度小。在Dekeyser的综述研究中(Dekeyser, 2013) :从对语法判断的测试的归纳中得到:对于起始年龄小的组(不同的研究起始年龄不同,其范围是从AOA(age of arrival 即到达年龄)<12岁到AOA <18岁),其起始年龄与测试得分的相关系数绝对值的范围是从0.24到0.87 ;而对于起始年龄较长的组,其相关系数绝对值的范围是从0.04到0.69 ;对形态句法测试的归纳得到 AoA <15-16岁组的相关系数明显比起始年龄更小的组要低。
7: VOT(Voice onset time)译作发声起始时间。是指某一辅音从除阻的一刻到声带开始震动,中间所经过的时间。
2.3 拓展阅读
10个月大的婴儿会丧失辨音能力是外语早教宣传的噱头吗?
年龄很小的婴儿能够比成人辨认出更多种类的音素,因为成人已经失去了辨别那些对母语来说并不重要的音素的差异的能力 (J. R. Saffran & Thiessen, 2003; Werker & Desjardins, 1995; J. Saffran et al., 2006; Tsao et al., 2004) 。于是,很多外语早教机构就用其作为外语启蒙要越早越好的证明。
这个发现让我们眼前一亮。但是对于外语习得来说,上述辨音敏感期是否是那么重要?是否是不可错过的呢?
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我们应该清楚的是让孩子能分辨音素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拥有和母语近似或一样的发音。因此,我们应当关注的是能够达成该目的的年龄效应,而非上述辨音敏感期。其次,这种音素分辨能力并非在10个月后就不再能获得。从语音年龄效应的结果上看,即使儿童错过了辨音敏感期,当孩子在较大的年龄习得与外语母语者相当的语音时,仍然可以重新获得这种辨音的能力。而且这种辨音能力,成人通过学习也可以获得。综上可知,0-10个月的辨音敏感期并没有那么重要,也并非不可错过,这种辨音能力完全可以在孩子较大的年龄时重新获得。而其作为外语启蒙要越早越好的证据也并不充分。
2.4 小结
本章的小结如下:
-
双语儿童在每一门语言上有着和单语儿童相似的发展过程。
-
大量的研究表明母语关键期的证据是充分的。但是二语习得关键期的证据却并不充分,研究者对其是否存在仍有争议。
-
在有着充分的语言接触的二语环境中,
二语习得的起始年龄越小,最终达到的该语言的语言水平的越高。
年龄对发音的影响比语法、句法的影响更大,而对词汇的影响却并不明显。而对于具体的年龄(发音和语法、句法各自在什么年龄之前开始,大部分人能达到与母语相当的水平)是多少,研究的结果并不一致。
-
在课堂模式下(二语接触不充分的条件下)的二语学习,除了发音之外,年龄大,学的快。
更多儿童的外语习得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宝宝的外语习得
2.5 参考文献
Abrahamsson, N., & Hyltenstam, K. (2009). Age of Onset and Nativelikeness in a Second Language: Listener Perception Versus Linguistic Scrutiny. Language Learning, 59(2), 249–306. https://doi.org/10.1111/j.1467-9922.2009.00507.x
Aoyama, K., Guion, S. G., Flege, J. E., Yamada, T., & Akahane-Yamada, R. (2008). The first years in an L2-speaking environment: A comparison of Japanese children and adults learning American English. IRAL –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46(1), 61–90. https://doi.org/10.1515/IRAL.2008.003
Asher, J. J., & Garcia, R. (1969). The Optimal Age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53(5), 334–341. https://doi.org/10.2307/323026
Birdsong, D. (2005). Interpreting Age Effect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J. F. Kroll & A. M. B. de Groot (Eds.), Handbook of bilingualism: Psycholinguistic approaches (pp. 109–127).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irdsong, D. (2009). Age and the end state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T. Bhatia & W. Ritchie (Eds.), The new 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Emerald.
Curtiss, S. (1977). Genie: A psycholinguistic study of a modern_day “wild child.” Academic Press.
de Houwer, A. (2005). Early bilingual acquisition. Focus on morphosyntax and the separate development hypothesis. In Handbook of bilingualism: Psycholinguistic approaches (Issue January 2005).
Dekeyser, R. (2013). Age effect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In S. M. Gass & A. Mackey (Eds.),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pp. 442–460). Taylor and Francis.
Granena, G., & Long, M. H. (2013). Age of onset, length of residence, language aptitude, and ultimate L2 attainment in three linguistic domains.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29(3), 311–343. https://doi.org/10.1177/0267658312461497
Hakuta, K., Bialystok, E., & Wiley, E. (2003). Critical Evidence: A Test of the Critical-Period Hypothesis for 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4(1), 31–38. https://doi.org/10.1111/1467-9280.01415
Hammer, C., & Rodriguez, B. (2010).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bilingual children’s language competencies: The case for Spanish and English. In A. Weiss (Ed.), Perspectives o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ffecting therapeutic change in communication disorders (pp. 57–79). Psychology Press.
Hirsh, K. W., Morrison, C. M., Gaset, S., & Carnicer, E. (2003). Age of acquisition and speech production in L2. 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 6(2), 117–128. https://doi.org/10.1017/S136672890300107X
Hyltenstam, K. (1992). Non-native features of near-native speakers: On the ultimate attainment of child_hood L2 learners. In R. J. Harris (Ed.), Cognitive processing in bilinguals (pp. 351–368). Elsevier.
Ioup, G., Boustagoui, E., Tigi, M., & Moselle, M. (1994). Reexamining the 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 a case of successful adult SLA in a naturalistic environment.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6(1), 73–98.
Johnson, J. S. (1992). Critical Period Effect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 Effect of Written versus Auditory Materials on the Assessment of Grammatical Competence*. Language Learning, 42(2), 217–248. https://doi.org/10.1111/j.1467-1770.1992.tb00708.x
Johnson, J. S., & Newport, E. L. (1989). Critical period effect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e influence of maturational state on the acquisition of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Cognitive Psychology, 21(1), 60–99. https://doi.org/10.1016/0010-0285(89)90003-0
Johnson, J. S., & Newport, E. L. (1991). Critical period effects on universal properties of language: The status of subjacency in the acquisition of a second language. Cognition, 39(3), 215–258. https://doi.org/10.1016/0010-0277(91)90054-8
Lanza, E. (1992). Can bilingual two-year-olds code-switch? 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 19(3), 633–658. https://doi.org/10.1017/S0305000900011600
Lenneberg, E. H. (1967). B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Language. Wiley.
Long, M. H. (1990). Maturational Constraints on Language Development.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2(3), 251–285. https://doi.org/10.1017/S0272263100009165
McLaughlin, B. (1984).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Childhood: Volume 1: Preschool Children. Erlbaum Associates.
Mclaughlin, B., Blanchard, A., & Osanai, Y. (1995). Assessing language development in bilingual preschool children (No. 22; NCBE Program Information Guide Series).
Munoz, C. (Ed.). (2006). Age and the rate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Multilingual Matters.
Oyama, S. (1976). A sensitive period for the acquisition of a nonnative phonological system. 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 5(3), 261–283. https://doi.org/10.1007/BF01067377
Patkowski, M. S. (1980). THE SENSITIVE PERIOD FOR THE ACQUISITION OF SYNTAX IN A SECOND LANGUAGE 1. Language Learning, 30(2), 449–468. https://doi.org/10.1111/j.1467-1770.1980.tb00328.x
Patterson, J. L. (1998). Expressive Vocabulary Development and Word Combinations of Spanish-English Bilingual Toddlers. American Journal of Speech-Language Pathology, 7(4), 46–56. https://doi.org/10.1044/1058-0360.0704.46
Pearson, B. Z., & Fernández, S. C. (1994). Patterns of Interaction in the Lexical Growth in Two Languages of Bilingual Infants and Toddlers. Language Learning, 44(4), 617–653. https://doi.org/10.1111/j.1467-1770.1994.tb00633.x
Penfield, W., & Roberts, L. (1959). Speech and Brain Mechanism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Reich, P. A. (1986). Language development. Prentice-Hall.
Saffran, J. R., & Thiessen, E. D. (2003). Pattern induction by infant language learner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9(3), 484–494. https://doi.org/10.1037/0012-1649.39.3.484
Saffran, J., Werker, J., & Werner, L. A. (2006). The infant’s auditory world: Hearing, speech and the beginnings of language. In D. Kuhn & R. Siegler (Eds.),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6th ed.). Wiley.
Silverberg, S., & Samuel, A. G. (2004). The effect of age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n the representation and processing of second language words.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51(3), 381–398. https://doi.org/10.1016/j.jml.2004.05.003
Tabors, P. O. (1997). One Child, Two Languages: A Guide for Preschool Educators of Children Learn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Paul H Brookes Pub Co.
Tabors, P., & Snow, C. (1994).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in preschools. In F. Genesee (Ed.), Educating second language children: The whole child, the whole curriculum, the whole community (pp. 103–125).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sao, F.-M., Liu, H.-M., & Kuhl, P. K. (2004). Speech Perception in Infancy Predicts Language Development in the Second Year of Life: A Longitudinal Study. Child Development, 75(4), 1067–1084. https://doi.org/10.1111/j.1467-8624.2004.00726.x
Werker, J. F., & Desjardins, R. N. (1995). Listening to Speech in the 1st Year of Life: Experiential Influences on Phoneme Perception.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4(3), 76–79. https://doi.org/10.1111/1467-8721.ep10772323
巴巴拉·祖瑞尔·皮尔逊. (2015). 培养双语儿童:全球双语家庭教育解密.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